NEWS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在第17个国际档案日到来之际,北京市档案馆、天津市档案馆和河北省档案馆联合推出“十年京津冀 兰台翰墨香——京津冀编研成果联展”。
为从档案视角更好呈现京津冀三地历史变迁、文化传承及社会发展的壮丽画卷,三地档案馆将在国际档案日活动现场设立联展专区,同步展示130余套(册)编研成果,并精选部分代表作品,自6月5日起,在三地微信公众号按年度以图文形式推出10期内容简介。今天推出第二期。
《证据——日本侵华暴行调查档案全编(京津冀卷)》:该书为2015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由北京市档案馆编辑,2015年11月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出版。全书共九册,采取原档影印和整理点校互证的形式编辑出版,收录1946年初至1947年间,国民政府河北高等法院和北平、天津、河北省辖市县行政部门采取法律手续,对日本侵华罪行进行实地取证的761份调查材料,记录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和中国人民的苦难,是历史的真实写照。其中,有日军扫荡抗日根据地大规模烧杀的材料,有七七事变后日军飞机轰炸天津、涿县、保定等地居民的材料,有日军清水部队、土肥原部队攻陷保定等地的屠城材料,有日军对中国平民施以酷刑、抓捕劳工和侵夺财产的材料,以及对中国抗日军人和官员的财产掠夺和人身伤害的材料。这些采取法律手续获得的调查材料,具有权威的证据价值,是揭露日本侵华罪行的宝贵的第一手材料。
《档案见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该书纳入《北京档案史料》系列丛书,由北京市档案馆编辑,2015年6月新华出版社出版。共收录史料17组,主要内容包括:九一八事变后有关北平人民抗日活动、北平师范大学抗日救国会出版的《抗日周刊》等史料;反映1933年古北口及周边地区战事及战时邮务情况,北大学生会声援卢沟桥抗战、卢沟桥抗战救护工作的史料;北平沦陷后日伪审查小学课本、日伪统制华北纺织工业、在华北强征劳工、献木供木运动、铜品献纳运动等史料;以及抗战胜利后北海公园赴津运回日本掠走铜塔、北平邮政管理局查报包裹损失情况等史料。
《北京市档案馆指南》:该书由北京市档案馆编著,2015年11月新华出版社出版。包括北京市档案馆概况、馆藏档案介绍、馆藏资料介绍和附录四个部分,其中重点介绍了600余个全宗档案情况,以及每个全宗的立档单位机构概况、档案总体情况、档案成分与主要内容。该书是介绍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和资料内容的工具书,旨在全面介绍馆藏现有档案、资料内容及相关检索工具和利用方法,为利用者了解、查阅馆藏档案、资料提供便利。
《日本在津侵略罪行档案史料选编》《日本在津侵略罪行档案图集》:由天津市档案馆编纂,2015年8月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以史为鉴,勿忘国耻,天津市档案馆从馆藏日伪时期档案30万卷中,精选出502件档案,组织编纂出版了《日本在津侵略罪行档案史料选编》和《日本在津侵略罪证档案图集》,大部分档案为首次公开出版。《日本在津侵略罪行档案史料选编》以原档排印出版的方式,收录335件档案文献,既有日军特务机关、日伪政府各机构形成的原始档案,又有战后国民政府河北、天津地方机构对日伪人员清查和审判的口述材料,这两类档案互为印证和补充,有助于全面反映抗战时期日本对天津的殖民统治和侵略罪行。《日本在津侵略罪行档案图集》为彩色图集,精选出有代表性的167件档案原件进行影印,分为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文化方面、社会方面、治安强化运动、战后清查、战后审判七个部分,全面反映了抗战时期日本在天津的种种侵略罪行。
《河北年鉴2015》:由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办,《河北年鉴》编纂委员会编辑,2015年10月河北年鉴社出版。本年鉴文前设图片专题,内设特载、大事记、河北概况、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军事、政法、综合管理、农业、工业、国内贸易、对外开放、财政·税务、金融、建设·环保、交通·邮电、旅游业、民营经济、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生活、市县(市、区)概况、人物、法规·规章、统计资料等类目,主要记述全省2014年度的基本情况与突出特点,兼有适当的年度比较,以资读者了解省情进展脉络,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资料,为国内外读者了解河北提供年度最新信息,为修纂河北史志积累资料。
文章来源:冀小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