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品中心
因朵服务
部署方案
案例展示
新闻动态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NEWS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法规解读|《档案数字资源备份实施规范》

时间: 2025-03-11 08:43:53 浏览量:297
字号:
分享到:

2024年8月16日,经全国档案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国家档案局批准,《档案数字资源备份实施规范》(DA/T 99—2024)(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发布并于2025年2月1日起实施。《规范》立足于档案数字资源备份研究和业务实践,结合电子档案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等相关标准要求,提出档案数字资源备份工作的实施规范,适用于各级综合档案馆档案数字资源备份工作,其他档案保管机构可参照使用。

编制背景

数字资源备份是事关国家档案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新修订的档案法明确规定“档案馆可以对重要电子档案进行异地备份保管”,《“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中提出“扎实做好档案数字资源备份工作,完善备份机制,实现馆(室)藏全部档案数字资源完整备份,重要电子档案异地异质备份,积极探索备份新途径,加强备份工作全过程安全监控,切实保障档案数字资源安全。”在此背景下,该标准对档案数字资源备份工作进行规范,筑牢档案安全根基。

该标准由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光典信息发展有限公司共同起草,其间对多家省级档案馆、档案备份技术服务公司、档案备份载体生产厂家等进行了专项调研,在此基础上形成初稿后又进行两轮征求意见,最终形成《规范》全文。《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将有效规范我国的档案数字资源备份工作,使档案数字资源备份有章可循,切实保障档案数字资源安全。

编制思路

标准定位:为档案数字资源备份工作提供操作性层面指导的业务规范。《规范》旨在指导备份工作如何科学规范地开展,主要解决档案数字资源备份工作业务操作层面的问题,对于维护档案数字资源安全,优化档案数字资源管理标准体系具有重要作用。《规范》立足于各级综合档案馆备份工作实践,根据档案备份工作的特点以及原则,从规划、管理、技术、安全等多个层面提出了备份工作的具体要求,为档案数字资源备份工作实施提供了基础的概念框架和务实的操作流程,能够促进档案数字资源备份工作的标准化和科学化。

标准逻辑:宏观目标原则与微观备份流程相结合。《规范》从术语、备份目标与原则、组织与管理三方面进行了概述。然后对在线备份、离线备份、异地备份流程和操作内容进行规定,提出了备份流程策略、备份对象确定、载体选择问题、备份数量形式要求、备份周期、备份销毁处置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在内容结构上,第1~5章从总体上划定了档案数字资源备份工作的范围、目标、条件和内容等基本方面,第6~8章及附录则着眼实际操作,基于备份流程闭环指导不同形式下的备份工作如何开展。

标准特点:系统性推进档案数字资源备份工作。《规范》通过对档案数字资源备份工作目标、原则、制度、组织、人员,以及基础设施等要素的系统整合,形成了总体上把握备份工作方向,细节上提供指导的标准框架,以确保档案数字资源备份数据完整性、一致性和可恢复性。在具体操作中,《规范》强调多层次备份体系的构建,通过在线备份、离线备份和异地备份的综合使用,辅以多种技术手段和周期性检测维护,在灾难发生时确保备份档案数字资源及时、完整恢复,为档案数字化时代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