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品中心
因朵服务
部署方案
案例展示
新闻动态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NEWS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用档案“话”中国台湾省历史文脉——从泛黄纸页中读懂台湾的身份密码

时间: 2025-03-09 09:03:54 浏览量:357
字号:
分享到:

近日两会快讯中#中国台湾省#这个词成为热度爆词,导语是这样写的“台湾地区在联合国的唯一称谓就是:中国台湾省。台湾从来不是一个过国家,过去不是,今后更绝无可能是。” 

#中国台湾省#稳居热搜榜第一,共计541家媒体发布相关信息,阅读量高达6亿之多,讨论量超500万,互动量超1650万次。

该信息充分体现了我国在涉台问题上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彰显了两岸同胞及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高度共识。联合国及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一个中国",台湾地区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法律地位具有无可辩驳的国际法基础。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用档案“话”中国台湾省历史文脉——从泛黄纸页中读懂台湾的身份密码!

台北故宫博物院、福建省档案馆、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库房中,沉睡着数千份涉及台湾的珍贵文献:从明清两代的官方奏折、甲午战争后的《马关条约》原件,到光复台湾时的接收清册……这些泛黄的纸页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戳破“台独”谎言的铁证。今天,我们以档案为钥匙,揭开台湾与大陆血脉相连的千年真相。

明清档案:台湾自古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明郑时期台湾舆图》(1662年) 明郑政权收复台湾后绘制的《台湾山海全图》,标注台湾全境隶属福建府管辖,印证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的法理基础。

档案故事:郑成功在《谕台湾安民告示》中明确写道:“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荷兰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清代《台湾府志》与垦荒文书(1684–1895) 清朝设台湾府后编纂的地方志详细记载了台湾行政区划、赋税制度及移民政策,证明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直接管辖。

档案亮点:乾隆年间福建巡抚的奏折提到:“闽粤民人渡台垦荒者,岁增数千户”,可见两岸民间交流的密切。 

近代战争档案:台湾被外强侵占的屈辱与抗争  

《马关条约》日文原稿与中方抗议文件(1895年)日本通过甲午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民众随即爆发“乙未战争”,留下大量血书、檄文等抗争档案。  

 档案中的呐喊:台南举人林维源在《台湾人民泣血书》中痛斥:“我台湾同胞誓与台湾共存亡!”

《开罗宣言》与《波茨坦公告》(1943–1945)二战期间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明确指出:“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这一条款被写入联合国《波茨坦公告》,构成台湾回归中国的国际法依据。  

 档案价值:美国国家档案馆保存的《开罗会议记录》手稿,完整记录了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关于台湾归属的讨论。

光复档案:台湾重回祖国怀抱的历史时刻

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接收文件(1945年10月)台湾光复后,国民政府成立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接管日军遗留的机关、财产及土地。档案显示,当时台湾民众自发举行“庆祝光复”游行,高呼“祖国万岁”。  

影像见证:美国记者拍摄的《台北受降仪式》照片,记录了中国军队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场景。

《台湾省人民协会成立宣言》(1946年)台湾各界代表联合发表宣言,强调“台湾人民与大陆同胞血脉相连”,呼吁“实现国家统一”。这份文件现藏于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两岸互动档案:血浓于水的亲情纽带  

台胞赴大陆求学就业档案(1950–1980年代)上海档案馆藏有一批台胞申请回大陆探亲的信件,字里行间充满对故乡的思念:“母亲年迈,望归期速至!”这些档案反映了两岸隔绝时期民众的深切期盼。  

《九二共识》历史文件(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的“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成为两岸关系的基石。相关会议纪要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档案不言,自成春秋--

从明清官方文书到光复接收清单,从抗战国际法依据到两岸民间往来信件,每一份档案都如同一块拼图,完整勾勒出台湾与中国“同根同源、休戚与共”的历史图景。